評鑑茶,不是表面技巧上用評鑑杯, 3公克茶葉, 100度C水沖泡5分鐘,喝口茶打入空氣就會評鑑了。甚至動作熟練,就以為專業。
對茶的個性特質有多清楚、體驗多廣多深,須以知識經歷作為基礎背景。評鑑時,先能確定抓住多少香氣與口感質量,辨識多少層次與純淨度。因此,能搜集出多少相關資訊、做出多少比較分析、預估出最大完美風味等等,最終是要回歸到評鑑者的專業能力與主觀意識,是否符合自己或市場「需求」。
評鑑的作用通常有其目的性,用評鑑杯沖茶,與其說評鑑,不如用學習的心態,以不同的沖泡方式感受不同的茶滋味。對茶有興趣的話可以養成習慣做做,訓練並收納味覺記憶,作為參考值。
我喜歡用蓋碗泡茶。賞茶聞香方便、水溫變數及時間容易控制、以多次沖泡分開茶香茶味的層次及品質變化、不同條件用適合的品茗技巧攫取香氣或口感的最大質量等。其實,考驗的是自己,是否搜集夠多資訊而能判斷正確,是否有能力表現茶的優點及如何避開缺點等。試完自己,調整好自己,也大概認識了茶的個性特質。
喝茶是心情,品茗是心境,茶是一種導引,終究於人。找碴批評容易,可以換換觀念,謙和學習。從評鑑自己對茶有多了解、能抓住茶的特質開始吧。
圖:空氣鳯梨之精靈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