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主觀因素, 沒有任何人事物有所謂的”完美”. 能提醒自己的是, 追求完美與鑽牛角尖之間很難界定, 最好自己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堅持, 什麼時候該停止.

 

茶好不好喝也是主觀, 和品茶者的喜好, 當下身心狀況, 吃過的東西, 一起喝茶的人…都有影響. 聽到”茶不好喝”, “我不喜歡這茶”的評論, 屬於個人當時意見, 不必在意.

 

品茗, 一般人知道對不對自己的味, 懂技巧的人會對茶的放置量, 水質, 水溫, 沖泡及品飲器皿, 氣溫溼度, 沖泡方式等注意, 喝到的結果等於茶的評價. 懂茶的人只想了解茶的本質, 如何調教則為另外一件事. 愛茶的人就是會心的喜悅.

 

很多人品茶都以評鑑的心理嚴苛的看待茶, 以自己喜好為中心談茶口感氣氛身價品味; 以自己所受教育及接觸經驗講名氣資歷正統對錯.

 

用上”評鑑”的態度一定是不得已. 即使必須如此, 我愛放任自己好好欣賞品茶, 不錯失享受的機會. 然後再清空思緒, 開始理性的評鑑. 茶是主角, 個人喜惡一定得先放下.

 

喝過稀有, 很貴, 夠老, 得奬等各類的茶, 只有感恩. 若品茶抱持比較心態, 越喝越刁越蠻, 越不易滿足, 越不快樂. 事實上, 這一切與茶無關, 是自己的問題. 品茶, 何必對茶苛刻, 要證明什麼. 喝茶的時候就是放鬆的時候, 不是嗎?

 

茶源自植物, 不同地域環境土壤水質, 不同人文風情工藝技術, 不同茶性形式變化存放, 都有獨立的唯一的特質. 需要的是尊重, 不是比較, 設立標準, 甚至同化.

 

我喜歡以欣賞的角度去品茶. 不用聽自己說過去經驗, 我愛聽茶說自己的故事, 現在的心情. 既是品茶, 重點在茶. 搜集資訊, 了解茶性, 發掘特質及濳力, 欣賞才有喜悅, 感受才會深刻, 體驗才得學習.

 

茶一直是主角, 這是我愛茶的態度; 沒有好壞對錯, 要確定自己夠謙卑(自滿就什麼都裝不下了), 才能清楚了解茶的旅程經歷與性格發展, 這是我欣賞茶的方式.

 

東方茶文化的與茶互動, 有自覺自省的反映. 看見了, 茶與人便能連結, 彼此影響. 愛茶的人會發現, 品茶除了喜好興趣, 另外有修身養性的潛移默化, 能看見自己, 也能看見自己以外.

 

茶的評鑑與欣賞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é Beauté 的頭像
    Thé Beauté

    麗采蝶茶館,大吉嶺莊園紅茶

    Thé Beaut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